帶著造車夢想來台灣!

記者:Hayabusa 版面構成/lulu 2015-04-27

在日本日產汽車工作超過四十年,開發過眾多NISSAN車款,卻選擇在從日產退休之後於去年底進入裕隆汽車集團旗下華創車電擔任資深副總的「GT-R」之父水野和敏四月上旬帶著他加入華創車電後所進行動力底盤調校的第一部車款LUXGEN U6 Turbo ECO HYPER正式與大家見面。而在新車發表會後納智捷也安排們與水野副總進行訪談,進一步了解他對車廠、車輛開發的一些看法。

4

看到標題,不知道大家是否會感到意外與疑惑,在日本大車廠工作四十年的汽車開發老將卻是以「帶著造車夢想」的理由來到台灣?水野副總表示,如果仔細觀察現今日本汽車業界,就會發覺現今日本車廠在開發車輛時所注重的地方就是「配合法令」,只要做出能夠滿足各種規範的車就好了,所以最近日本汽車廣告上見到的訴求都是車子低油耗、省油、符合法規值,已經忽略掉車子對於人的基本核心意義「自由」的追求,忘記做車子的目的是為了讓開車的人感到開心快樂,在這樣的環境下開發新車,讓水野副總覺得非常無聊。

日本車廠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其內部組織運作方式有極大關係。日本車廠在開發上是高度組織精細分工的,也就是說各個部門人員都以追求自己部門的開發完成度為最優先考量,於是引擎部門只想把自己的引擎先搞好、懸吊部門的人想先完成好懸吊、車體部門的只想先搞好車體...以此類推,其結果就是難以把這些部門做橫向整合,成為最初設計所希望的車,失去了車子自己的個性,只不過是把各部門開發成果組合起來的完成品而已。

訪談中有媒體問到,在有限的成本之下,如何讓所做出來的車子具有銷售競爭力。水野副總也同樣以前面提到的日本車廠現況舉例,在新車開發成本這個問題上,「時間」是極重要的關鍵,然而日本車廠光是開發試作車就要做好幾輛,每一個部門做一輛,然後只是大量花時間然驗證自己部門的零件(比如引擎)在道路測試上是OK的,但整台車各個部分的配合與調整呢?又得經過許多無謂(人事?)時間的虛耗。

水野副總的想法是,將各個部門的藩籬打破,讓(車子)所有部分的開發同時進行且互相交流,每個部門不但要知道自己部門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更要知道其他部門在做什麼與需要什麼樣的配合,簡而言之就是把新車開發從龐雜組織的「分工」模式轉變成一個團隊的「Team Work」模式。而在華創車電裡他認為有這樣的Team Work環境,所以用刪減配備的方式來降低成本、維持車價競爭力的事是他絕不會做的。反之他會以極力縮短開發時間的方式來精簡開發成本,讓納智捷這個相對於日、歐非常渺小的團隊也能擁有不輸日歐的技術力。

在短短幾十分鐘的訪談時間中,水野副總充分展現出他對汽車開發的熱情,也多次在話語之間傳達出「在台灣設計、開發出夠水準的車是可行的」,也許一些PH值很低的鍵盤汽車達人又有題目可以開始放砲,我們則是歡迎水野副總來台造夢,台灣人更應該抓住機會一起把夢做大,畢竟當別人都看好你,你卻只會吐槽人家、看輕自己,那大概就只有一輩子當魯蛇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