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eza GT挑戰賽之意凡鎮東廠車簡介

「練習再練習,這就是我們獲勝的秘訣。」

記者:Alegna 2002-07-29

意凡鎮東車隊去年在IGT挑戰賽B組的成績不俗,今年A組和B組各有一輛車參賽,不過B組能動的地方並不多,到底廠車和一般重度改裝車有哪裡不同?趁著第二站比賽前夕練習時段,特別前往瞭解了意凡鎮東的作法。 和C組比起來,B組(原廠改裝組)可改的地方多了一個供油電腦,其餘能動的地方包括避震器、彈簧、防傾桿、煞車來令片、碟盤、排氣管中後段(含Front Pipe)、增壓控制和洩壓閥,渦輪不得超過五號,中冷器可更換,但必須為原廠交換式並安裝在原位置,需使用16吋輪圈,可加裝厚度不超過25mm的輪圈墊片,含車手重量不得低於1180公斤。

B組廠車重平衡(車手:陳文閣 最佳單圈:1:08.162)


▲輕量化是賽車必備的條件,碳纖引擎蓋對於減重幫助非常大

賽車平衡性來自底盤設定、車體剛性和動力輸出。在頭段不改的情況下,意凡鎮東的B組廠車改了Trust DD的中尾段,它是雙尾管的設計,噪音得低於規定的105dB。動力上的加強方面,換裝了P-Power的五號渦輪增壓器,這是IHI代工製造的,對應的馬力約325hp,市面上要價七萬台幣。供油電腦使用日本專攻SUBARU的Zero-Sport這家的產品,也是原廠交換型式,這套系統的作用是能把最大增壓值和過增壓限制都擴增到1.3bar,不過意凡鎮東在排位賽實際是用0.8bar,決賽也只設定為1.0bar而已,這一點可以提供給盲目追求高增壓值的人一個參考。

除了安全作用的防滾籠外,全車點銲噴砂是這輛廠車有別於一般道路改裝車的地方,車體剛性的提升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全車內裝拆除,除前檔外的其他車窗都已換成塑膠,引擎蓋也已經換輕量化材質,標準廠車設定。



▲除了電腦儀表以外,這輛B組車的內裝只看得到用來配重的電瓶,其餘並沒有太大改變

它的變速箱還是使用原廠的(因為不得改裝),所以底盤設定的優劣就能看出各家的功力了。這輛B組賽車換裝日本Akebono所成立的另一品牌的AXIS出品的R2競技用煞車來令片和碟盤,前後避震器是採用Toda Fightex魚眼上座樣式,這套避震器比較特別的是具有後傾角可調的功能,而且它的氮氣輔助氣筒除了附身在避震主體本身之外,還有管路延伸到車上的外加氣筒,在調校的時候很方便。

Nitto 555R輪胎磨耗指數剛好是熱融胎和道路胎的分界值100,撇開它在日本是用來作為Drift用胎不講,由於胎壁較軟,今年統一輪胎之後,單圈時間一圈就可以慢個兩三秒,車隊能做的,最多只是填充氮氣讓胎壓穩定而已,不過有輪胎廠贊助的好處是一套胎可供兩站使用,比較起來較經濟。


A組廠車求性能(車手:涂榮政 最佳單圈:105.590)


▲誇張的膨龜其實是擴張輪距之後不得已的作法

這輛A組廠車的外型很明顯氣勢顯得霸氣多了,加寬外擴的輪胎加上側身鈑件的輪拱,在現身時當場煞到不少人!不過輪距的加大是為了求過彎更穩定,可不是真的要玩弄氣勢而已。

A組賽車可以使用六號以下的渦輪機,不過反而鮮少有人追求超大馬力,因為太大的馬力在TIS其實並不吃香,尤其Turbo車更是如此,這顆窩輪可對應的馬力破300hp沒問題,不過他們也是沒有搾到極限。A組可以換頭段,這輛車用的是Cusco頭段以及Trust尾管,噪音同樣必須控制在六千轉105dB以下。



▲全車的點銲相當完整,這也是廠車的必備條件

車身剛性同樣是全車點銲加鉚釘,而且節點更多更密,經過噴砂處理過後的鋼板變薄,這些都是必要的程序。輕量化本來就是每輛賽車最基本的改裝,由於原廠硬皮鯊重1290kg,以一般2000cc的車來講已經偏輕(因此才會有偷料一說出現),而賽會規定是A組必須高於1080 kg,他們的作法是先盡量輕量化低於底線後,再按照需求配重。

這輛A組賽車的傳動系統也值得一提,它是採用Rally型的Dog Gear變速箱,除了起步以外,其餘換檔都不必踩離合器,當然也就節省了許多換檔時間。A組可裝LSD,在TIS這種跑道上的動態和B組不同。

前面提過以TIS這種小場地來講,動力並不是決勝關鍵,整體平衡性才是車隊調校時追求的目標,而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以及限制下,得到最大的效果,是意凡鎮東車隊的做法。賽車整備好了,但最重要的是練習,也因此他們選在比賽前兩天包場練習,可惜第二站比賽當天車輛臨時出狀況無法下場,希望下次能好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