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試駕】王牌出手YAMAHA SMAX

記者:文、圖/Max 版面構成/lulu 技術指導/恒典車業 陳琮閔 2013-07-08

自從有摩托車試駕單元以來,算算也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試駕過白牌車款了。如同Lamborghini跟TOYOTA的新車試駕一樣,蠻牛雖然開起來爽度比較高,但能支撐車市興衰的還是得靠牛頭牌,四輪如此,兩輪市場亦然。

4

台灣山葉導入TMAX後造成熱銷,但YMT相當清楚的是在台灣,白牌速克達才是爭奪市場銷售龍頭的關鍵戰場。憑藉著BWˊS與勁戰成功反銷日本,這台在日本名為MAJESTY S的SMAX也將由台灣製造進而回銷日本市場,因此外界對於這台水冷155c.c的SMAX無不寄予高度重視,原廠也將它定位於全球戰略車種。

3


日系外觀風

4
▲YAMAHA的燈組設計向來受到好評,俗稱鬼面罩的造型其實跟XJ6有些許類似。原廠設計師也說定位燈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大型重機的進氣口。

訴求跑旅風格的理念在外觀設計上可說嶄露無遺,短風鏡、外露的越野高把設計讓人回到以前改裝CNC上座與手把的美好年代。YAMAHA一直受到好評的燈組設計這次同樣採用大面積的H4頭燈組附LED定位燈。

多件式組合成的尾燈組以LED為主照明,在細節處也都有很細膩的處理。
▲多件式組合成的尾燈組以LED為主照明,在細節處也都有很細膩的處理。
造型部分其實帶有XJ6的鬼面罩式頭燈的感覺。原廠設計師也說其實定位燈的造型靈感其實就是大型重機的進風口。
儀表組以液晶與指針式搭配而成,除了里程外還有電壓只是可以切換。
▲儀表組以液晶與指針式搭配而成,除了里程外還有電壓只是可以切換。
如果你對模具設計稍有概念的人就會知道一塊塑膠件圓弧與切削面越多那麼製造上的難度也會提升許多。SMAX為了營造出跑旅氛圍,設計團隊除了在車頭造型費心思外,從車側看過去線條其實同樣相當豐富。
有些人會擔心13吋輪胎不好購買,但其實只要銷量大了個輪胎商搶都搶著要推13吋胎。
▲有些人會擔心13吋輪胎不好購買,但其實只要銷量大了個輪胎商搶都搶著要推13吋胎。
無論是車身或是下側裙,原廠透過圓弧與切削的內凹面讓車側大玩光影之間的變化,也讓外觀更為流線動感。
前座腰靠限制了騎士騎姿勢的變化,支撐性也可以再加強些。
▲前座腰靠限制了騎士騎姿勢的變化,支撐性也可以再加強些。
經過實測要放進一頂3/4安全帽沒有問題,全罩式安全帽就要看帽體大小了。
▲經過實測要放進一頂3/4安全帽沒有問題,全罩式安全帽就要看帽體大小了。
透過巧思也讓SMAX沒有跑旅車易有的頭重腳輕的毛病,不但在視覺上相當平均,細看之下許多小地方處理的也相當細膩。光外觀一點YAMAHA即展現出一線國際級大廠在設計上的強大動能。


動力輸出平穩

4
▲側置式水冷引擎保養更為方便,長途騎乘也不易有熱衰竭的現象。

很多人看到跑旅二字就直覺認為這車想必一定是公路猛獸。但如同別再相信拔獅子的鬃毛可以幫助生髮一樣,既然是單缸155c.c的速克達就別有著案多不切實際的動力妄想。SMAX動力輸出基本上跟猛爆沒有什麼關聯性,不過一般正常使用上倒是相當順手合用。

加長的傳動軸搭配位於傳動蓋上的培林設計可以減低運轉時的震動,相同設計也常見於大綿羊車款上。
▲加長的傳動軸搭配位於傳動蓋上的培林設計可以減低運轉時的震動,相同設計也常見於大綿羊車款上。
許多人把馬路當賽道,到紅燈熄滅的瞬間就要搶到前排爭第一。如果你駕駛風格也是如此,那麼SMAX應該不是你的菜。但如果你喜歡順暢穩定的動力輸出,那麼SMAX在都會通勤或是長途巡弋它會是個稱職的好夥伴。
單顆12g的普利珠重量有助於起步與中速的加速性,但轉速也會因此變得比較高。
▲單顆12g的普利珠重量有助於起步與中速的加速性,但轉速也會因此變得比較高。
以往的傳動箱濾網都僅是一塊簡單的海綿,SMAX的看起來就很有誠意。
▲以往的傳動箱濾網都僅是一塊簡單的海綿,SMAX的看起來就很有誠意。
這顆引擎一大特點在於它的輸出相當平順,運作品質也相當細緻。怠速或加速的震動都相當輕微讓人滿意。與Tigra一樣原廠把普立珠的重量設定在每顆12g, 透過較輕的普利珠來把動力輸出的曲線往前,好處是起步與中速段會比較有力,但尾速的延展就會慢一些。
要打開傳動箱工程頗為浩大,得先卸下16顆螺絲。
▲要打開傳動箱工程頗為浩大,得先卸下16顆螺絲。
停等紅燈再起步時倒是不覺得SMAX會有無力軟腳的現象,但明顯的可以感受到SMAX轉速偏高,時速40公里左右轉速就達6000轉以上。高轉雖可以輔助起步時的動能,但對油耗表現就比較不利。好在由於壓縮比設定,因此原廠建議SMAX加92無鉛汽油即可,多少省了一些油錢。


穩定的車身動態

4
▲ monocross是YAMAHA在1975年發明的單槍後懸吊結構的名稱,SMAX所使用的型式其實跟ER-6n差不多。

先前我們曾提到SMAX使用很多大型重機的概念,懸吊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包括原廠在內以及許多媒體都稱SMAX的後懸吊為中置式水平式懸吊。但其實嚴格算來SMAX的後懸應該比較屬於側置式水平的後懸吊設計。如果讀者沒有概念其實相同設計的車種最常見的就是ER-6n。

穩定的後懸吊與夠大的傾角讓運動性提升不少。
▲穩定的後懸吊與夠大的傾角讓運動性提升不少。
這樣的設計改變了避震器作動方向,由上下改為前後,這讓後座乘客對於震動的感受更輕微也更舒適。雙槍式避震時間久了左右阻尼會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這在設定上會更為複雜,一般店家根本不會對雙槍避震車款依據左右不同狀態進行調整。因此這樣水平式的單槍避震除了舒適度提升外,在設定上也更為簡易。
把手開度偏窄,而較高的踏墊高度也影響了騎士腿部與手肘的空間。(圖中騎士身高為170公分)
▲把手開度偏窄,而較高的踏墊高度也影響了騎士腿部與手肘的空間。(圖中騎士身高為170公分)
雖定位為跑旅車款但腳踏空間不算大,可以移動的空間有限。
▲雖定位為跑旅車款但腳踏空間不算大,可以移動的空間有限。
然而這樣的設計其實也是YAMAHA在賽道累積的智慧。避震器上的Monocross不是一個避震器的改裝品牌,事實上它是由YAMAHA所發明的懸吊結構。早在1975年的時候YAMAHA為了在越野比賽獲得更好的車身抗扭曲性,當時率先使用單槍避震後懸吊,因此在YZ250上就出現過Monocross字樣。

不過當時是把避震器所在前三角台與後搖臂上,幾經改良後才成為現在的模樣。這樣側置單槍避震除了穩定性好之外,另外另一項好處就是可以縮短車身軸距,讓SMAX可以不那麼大台。
下移卡鉗位置好處在於當後輪煞車時可以減少因慣性轉移而造成後輪舉起的現象。
▲下移卡鉗位置好處在於當後輪煞車時可以減少因慣性轉移而造成後輪舉起的現象。
雖然前叉的表現一般,但後輪的穩定讓人驚豔。不但對於碎震的抑制處理得十分良好,在彎中給予車輛的支撐也足夠。搭配13吋輪胎所給予的大傾角SMAX的跑旅的跑格也許不在於動力的輸出,但懸吊的穩定著實相當優異,給人相當深刻的印象。


Max大機機時間

4
▲SMAX不是一台以動力輸出見長的車款,不過YAMAHA車系一大特點就是改裝品又多又齊全,所以要怎麼改都不會是問題。

在汽車銷售市場中,彷彿只要掛上TOYOTA標誌不論車型每月銷售數字至少都從一千台起跳。兩輪市場有沒有這號人物?有,就是YAMAHA。SMAX上市之後臉書幾乎天天被洗版,從開箱的、改裝的到問口碑的,SMAX幾乎占盡所有機車論壇的首頁,熱烈程度可見一斑。

你可以質疑SMAX不過是台155c.c的白牌速克達,售價算合理也沒有特別便宜,但你就是得佩服YAMAHA的品牌魅力,只要掛上音叉廠徽,他就是熱賣的理由。從頂級迅光後YAMAHA有好一陣不曾推出過150c.c的產品,加上近年來由於YMT的品質獲得肯定開始回銷日本市場,種種因素都讓這台SMAX有著暴紅的條件。

實際試騎後SMAX也沒讓人失望,從設計到組裝的品質都讓展現出YAMAHA身為機車產業龍頭的深厚功力。穩定的懸吊配置更是讓人有豎起大拇指說讚的理由。偏高的踏板位置對於個頭高的騎士在腿部空間會稍感彆扭,手肘與腿部間的空間偏小,不利於更激烈的操駕,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SMAX的動力表現不算特別出色,算符合一般白牌該有的水準。也許不夠熱血,但一般使用絕對足夠。而購買YAMAHA車系另一項好處就是改裝品源源不絕。舉凡動力、電系、外觀等幾乎全車皆有相關的改裝套件,而且國產貨或舶來品應有盡有,相信不久後的街頭上就會有很多更為個性化的SMAX出現。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