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試駕】LEXUS ES 300h奇兵出竅

記者:圖、文/Dean Chou 版面構成/lulu 2012-10-11

在2012年美國紐約車展中亮相的全新大改款LEXUS ES車系,動感、大器的外觀完全跳脫對LEXUS豪華房車固有的造型;ES車系正是導入Hybrid油電混合動力系統,讓LEXUS車系在油電混合動力版圖更加完整;和泰汽車將全心大改款ES導入台灣,更以ES 250入門款173萬元的售價震撼台灣豪華房車市場,更讓人期待大改款ES的試駕。

5

1989年首度登場ES的第一代車型,成功地營造出LEXUS的高質感以及豪華的品牌形象,更對中型豪華房車定位出新的方向,競爭對手品牌相繼模仿的對象。2001年台灣正式導入LEXUS ES車系大受好評,沉穩豪華的外觀造型,加上寬敞的乘坐空間,馬上在豪華車市場中引起注目,2001年至今在台灣銷售已超越15,000台,由此可以看出國人對於ES的接受度。

LEXUS在台灣販售車系每款車都有負責的形象定位,從最年輕的IS車系,再來豪華操駕樂趣的GS,最頂級奢華的LS都分別有吸引的客群,而ES與GS在定位上有類似的華豪等級,但GS比較標榜在操駕樂趣這塊,ES偏向豪華、舒適的乘坐品質。LEXUS與TOYOTA在油電混合動力上起步早,技術上已上軌道,全新大改款的ES上市,同時間推出ES 300h油電混合動力車款,正式補齊在台灣LEXUS油電混合車系,目前只剩下IS未推出油電混合動力車款。


家族特色注入 外觀大大提升

5
▲車頭導入近期LEXUS塑造出的家族特色,Spindle Grille紡錘型水箱護造。

全新大改款ES在外觀上做了大幅度的進化,車頭導入近期LEXUS塑造出的家族特色,Spindle Grille紡錘型水箱護造;


▲大燈內崁入Arrow Head的LED日間行車燈,LEXUS慢慢地將自己家族特色塑造成型。
大燈內崁入Arrow Head的LED日間行車燈,車頭不在像以往LEXUS沉穩、溫溫的扮相,新的ES有別與以往更前衛、更前衛的外觀設計。

▲尾燈使用L行家族特色造型,透過LED燈照射增加後方辨識度;排氣管隱藏在保桿內,有一點讓人不太適應。
車尾部分,尾燈使用L行家族特色造型,透過LED燈照射,增加辨識度與安全性。車側將C柱的角度拉大,讓車頂線條可以更流線;

▲ES在後行李廂上方設計有小鴨尾,姑且不談對車身動態有多大幫助,但在視覺是有加分效果。
在後行李箱上方有小鴨尾設計,姑且不談對車身動態有多大幫助,在視覺感官上是加分的。

▲刻意將車頂線條拉低,營造出跑車的跑格氛圍,鍍鉻飾條在高級車上是不能少的元素。
除了一些注入的家族特色之外,豪華房車該有的鍍鉻飾條一項不少,從車頭到車側再到車尾,水箱護罩、車窗窗框、車尾牌照框加以鍍鉻裝飾;豪華車系造型新定位,除了要動感、霸氣之外,典雅、精緻依舊是需要保留的。

▲輪胎規格為215/55R17,選用安靜的道路用胎,對行車肅靜度有大幫助。
家族特色對於車廠來說是一件好事,從1A2B品牌中看出家族特色的重要,就算隨著時代進步,品牌該有的特色與精髓是應該被流傳,在外觀的進化中要將家族特色融合又必須明確分開每款車系的造型,這對設計師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此次試駕全新大改款的ES 300h給予很大的肯定,不管是外觀造型、內裝質感、乘車肅靜度還是內部空間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豪華內裝氛圍 科技感十足

5

進到ES車內可以發現,座艙內的設計以跟前一代沒有太大的關聯,取而代之的是充滿設計感的科技界面。


▲中控台上方有八吋的彩色顯示幕,搭配排檔桿旁的Remote Touch直覺式資訊操控系統使用。
中控台上方有八吋的彩色顯示幕,搭配排檔桿旁的Remote Touch直覺式資訊操控系統使用,使用方法有點類似電腦的滑鼠,符合人體工學的操作按鍵,輕鬆地控制螢幕中的游標,點選駕駛想要操作、調整的系統,冷氣、音響、車輛狀況以及衛星導航統一在此控制。試駕車款為ES 300h旗艦版,配置Mark Levinson頂級音響,在低、中、高音色頗有水準,讓開車成為一種享受。

▲方向盤用鳥眼楓木與真皮包覆,並無配置方向盤換檔撥片。

▲透過排檔桿前方的旋鈕做控制,有EV、ECO、NORMAL以及SPORT四種模式。

▲在EV、 ECO、NORMAL三種模式中,儀表板左側會顯示車輛狀況,當駕駛切入SPORT模式,儀表板的氣氛燈會從藍色轉為紅色,並顯示引擎轉速表。
其實最讓我驚豔的地方是ES的儀表板,儀表板在不同模式下會有不同的顯示方式,ES 300h有四種的不同駕馭模式,透過排檔桿前方的旋鈕做控制,有EV、ECO、NORMAL以及SPORT,在EV、 ECO、NORMAL三種模式中,儀表板左側會顯示車輛狀況是在充電、純電行駛、還是引擎介入狀態,當駕駛切入SPORT模式,儀表板的氣氛燈會從藍色轉為紅色,原本顯示狀態的地方會變為引擎轉速表,如此高科技的設計只能說LEXUS真有你的!

▲從儀表板或者中控台上方的螢幕,可以清楚了解車輛的狀態是在充電、純電行駛還是引擎動力。
大改款ES將車身尺寸放大,車長大幅增加45mm來到4900mm,軸距從原本2775mm加長為2820mm,車身的放大造就後座有寬敞的乘坐空間;後座膝部空間增加了71mm,而腿部空間更是足足增加了104mm,壓低的車身線條居然還讓後座頭部空間增加了18mm,傑克你說這是不是太神奇了;坐在寬敞的後座空間讓人不自覺地想翹腳,後座乘客擁有自己的冷氣出風口,不需要從前座施捨冷氣出風口,後座座椅泡棉柔軟,椅背的角度設計符合人體工學,長時間久坐不感疲憊。

▲LEXUS為了怕光線影響中控台螢幕的閱讀,特意設計出類似屋簷的造型,加強螢幕的讀取辨識度。

▲前座座椅有電動十向的調整,後座空間寬敞讓人不自覺地想翹腳。
全新大改款ES在車內的用料極盡豪華,但還是刻意與GS有所區別,像是後座在GS配置有獨立的恆溫空調、座椅加熱以及音響獨立控制,而ES只有後座獨立出風口。另外,對於車廠在設計新車上,新車除了在科技上的進步外,車身尺寸也越做越大,車身尺寸越做越大不是件壞事,大尺碼車身尺吋確實可以讓車內有更舒適的乘坐空間,但放大的車身尺碼影響最大的就是操控表現,如果無法克服因拉長軸距受影響的操控表現對少數消費者來說感到失望,但我想對於講究乘坐舒適的LEXUS對操駕樂趣放於其次。


引擎加電動馬達 省油又輕快

5
▲ES 300h搭載一顆2.5升Atkinson循環設計自然進氣引擎與電動馬達,當電動馬達加入動力時,最大馬力有205ps。

ES 300h搭載一顆2.5升Atkinson循環設計自然進氣引擎與電動馬達,最大馬力為160Ps/5700rpm,最大扭力有21.7kgm/4500rpm;當電動馬達加入動力時,最大馬力有205ps。變速箱為ECVT電子無段變速系統,透過電腦模擬能有六速的手動換檔模式。當引擎動力與電動馬達一起作動下,ES 300h的加速表現輕快,無段變速源源不絕的加速特性以及平穩的加速感非常適合使用在豪華房車上。


▲當引擎動力與電動馬達一起作動下,ES 300h的加速表現輕快,無段變速源源不絕的加速特性以及平穩的加速感非常適合使用在豪華房車上。
ES 300h車上的油電混合系統在低速時是可以以純電方式行駛,但只要駕駛油門踩深一點或者電腦偵測到電池電量不足時,引擎動力會馬上介入;主動式減震液壓引擎腳減緩引擎啟動的震動,在純電與引擎動力切換時感受不到引擎啟動的晃動。引擎與電動馬達互相搭配下,經濟部能源局測出市區每公升28.48km、高速每公升16.49km以及平均每公升19.5km的亮眼油耗成績;對於如此出色的油耗表現建議還是看看就好,何況最近因為不實廣告鬧出多少新聞,筆者在這只是將經濟部能源局的成績照實呈現,並沒有想要做不實的誇大推銷。在油電混合動力上,我只相信如果長時間在市區以低速行駛,盡量長時間使用電動馬達為驅動方式,在油耗表現上一定會有漂亮的數據表現。

▲電池設計在後左椅背與行李廂之間,多少影響行李廂的置物空間。


豪華車市場震撼彈

5
▲全新大改款的ES上市,同時間推出ES 300h油電混合動力車款,正是補齊在台灣LEXUS油電混合車系。

此次試駕全新大改款的ES 300h給予很大的肯定,不管是外觀造型、內裝質感、乘車肅靜度還是內部空間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不虧是以注重豪華氣度的LEXUS。外界有人給予ES 300h的評價就是一輛放大版的TOYOTA Camry,其實不可否認ES 300h搭載的動力系統與Camry相同,但也只有在動力系統有共通點,其餘地方完全沒有相同之處,論質感兩者等級相差太多,論配備根本就是……(消音)比雞腿;LEXUS與TOYOTA根本就是同一家公司,有相同的油電混合動力是情有可原的。

ES的產品定位獨特,硬要與德國車相比,LEXUS的IS對應到BMW 3系列,LS對應7系列,而GS對應5系列,很難有車系直接對應ES;這次和泰汽車又以ES 250豪華版173萬元非常親民的入手價格切入豪華房車市場,論價格173萬元還無法購入BMW 318d,以ES的配備與豪華程度勝出318d,這將會是中型豪華房車市場中的震撼彈。在這筆者可以較為明確的將ES歸類為舒適的中型豪華房車,因為ES 300h對於山路的操控或者激烈操駕下車身動態處理的不盡完美,如果真想要有豐富的駕駛樂趣可以選擇GS車系不然就只能另尋他牌。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 直列四汽缸加電動馬達
排氣量(cc) 2494
馬達最大輸出Ps/kgm 143/27.5

最大馬力(hp)

160/5700

最大扭力(kgm

21.7/4500

驅動方式

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

ECVT電子無段變速

懸吊系統

前/獨立麥花臣式    後/獨立麥花臣式

長×寬×高(mm

4900×1820×1450
前/後輪距(mm) 1590/1575
軸距(mm 2820
煞車系統 四輪碟煞
車重(kg) 1690

油箱容量(L)

65

行李箱容積(L)

425

輪胎尺寸

215/55R17
原廠公佈極速(km/h) 180(電子限速)
原廠公佈0-100kph加速(秒) 8.5

售價(新台幣/萬元)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