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試駕】VW Polo GTI

性能經典的新解

記者:文/Miao Wu 圖/Dean 版面構成/lulu 2018-11-12

接觸過第六代Polo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這次在實用設計上有非常大的進步,無論是空間、配備水準的表現都相當全面。然而小型掀背車的設計考量還是偏重在前座,特別是運動化取向的Hot Hatch,能夠感受到產品優點的恐怕只剩下駕駛本人。所以就有一種說法,會買性能掀背車的人就是打算自己開爽的,其他什麼實用性、機能空間有多好,都只是附加價值,反正也不會是買家考慮重點。其實這種說也不能算全錯,但GTI受歡迎的一個原因除了性能好,就是它能夠兼顧日常行駛與舒適性,這代表追求運動性能不需要非得在其他方面妥協,更何況我們還發現,Polo GTI居然就連運動表現也講究“實用”。

4

掀背車的客群原本就比較年輕,要年輕人花上百萬買一部性能車,車子本身就必須真的很強才能說服金主,如果性能實力不上不下,廠徽又沒比別人漂亮,絕對被打槍。在台灣,鋼砲型的小車一直都叫好不叫座,主要是這種車的價格通常都破百,同樣的價格帶有太多更主流的車款可以選擇,而且很可能多花個十幾萬就可以買到性能三級跳的車,能夠忽視這些不利因素一頭栽下去的,肯定是真愛。所以,像Polo GTI這樣的設定,值得大家付出真愛嗎?甚至我們想問:它夠熱血、夠資格稱做小鋼砲嗎?


4
▲初代Polo GTI的外觀特徵,許多都保留至今沒有改變。

首先我們就來看有什麼理由直上GTI。在外觀上,Polo GTI基本上維持與一般車型相近的運動化風格,並沒有刻意強調競技感,只透過專屬的飾條、徽飾、格柵型式等細節表彰它的身份。

LED頭燈內與水箱罩都加入紅色飾條,霧燈座外緣採用R車系的亮黑飾框風格設計。
▲LED頭燈內與水箱罩都加入紅色飾條,霧燈座外緣採用R車系的亮黑飾框風格設計。
單邊雙出排氣尾管、GTI紅字徽飾與蜂巢擴散版是車尾的辨識重點。
▲單邊雙出排氣尾管、GTI紅字徽飾與蜂巢擴散版是車尾的辨識重點。
此外,LED頭尾燈、紅色煞車卡鉗、17吋跑胎與空力套件及單邊雙出排氣尾管也是辨識重點,不過車色只有紅、白兩色可選。
標配全景電動天窗、空力側裙、大型尾翼,並採紅色卡鉗設計。
▲標配全景電動天窗、空力側裙、大型尾翼,並採紅色卡鉗設計。
數位儀錶板提供更豐富的車輛資訊功能,同樣作為標配項目。
▲數位儀錶板提供更豐富的車輛資訊功能,同樣作為標配項目。
配備方面自然也是車系中最完整,包括了全景天窗、絲絨紅飾板、Keyless、10.25吋全數位儀錶、8吋觸控螢幕娛樂系統等都納為標配,以及GTI專屬的真皮方向盤和格紋織布椅。
強大的駕駛輔助系統,大幅提高了容錯空間。
▲強大的駕駛輔助系統,大幅提高了容錯空間。
多種駕駛模式的提供,讓不同場合獲得更好的駕駛體驗。
▲多種駕駛模式的提供,讓不同場合獲得更好的駕駛體驗。
方向機柱剛性較一般Polo更強,但轉向感並不會讓人有奮力拔河的感覺。
▲方向機柱剛性較一般Polo更強,但轉向感並不會讓人有奮力拔河的感覺。
另外像是ACC主動定速巡航、AEB自動輔助緊急煞車、主動乘員防護系統等,當然全都不需額外選配。
內裝與beats車款相同,採用絲絨紅飾板,其餘配備等級都屬高檔。
▲內裝與beats車款相同,採用絲絨紅飾板,其餘配備等級都屬高檔。
格紋織布椅同樣是GTI車系傳統,還特別加上紅色滾邊。
▲格紋織布椅同樣是GTI車系傳統,還特別加上紅色滾邊。
GTI雖然用的是重量不輕的傳統鉛酸電瓶,但為了追求更好的操控表現,電瓶安裝位置特別移至後車廂下方,藉以減輕前軸負荷來改善動態特性,也避免了高溫引擎室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留下的空間也能讓它採用流量更大的進氣過濾系統。然而我們也注意到它的車身重量達1355kg,以前輪傳動Hot Hatch而言已經偏重,這勢必對於整體動態表現會有影響,不過至少換來車內一堆琳瑯滿目的高級配備。


4
▲與Golf GTI相同的引擎本體,具備200hp的最大輸出馬力。

關於動力系統,這次換上的是2.0升渦輪引擎,這顆EA888引擎也是現行Golf GTI使用的相同機型,具備缸內直噴與多點噴射兩種供油設計,會因為不同轉速域自動使用不同供油策略,也是能夠兼顧省油與動力表現的秘訣。數據上擁有200hp、32.6kgm的輸出,搭配6速DSG,0-100km/h加速時間只需6.7秒,堪稱歷代之最。

底盤為運動化調校,懸吊在阻尼及彈簧係數上均有加強。
▲底盤為運動化調校,懸吊在阻尼及彈簧係數上均有加強。
實際操駕後發現,加速感、順暢度真的沒話說,但距離激情二字還差得遠;雖然這是GTI,原廠似乎並沒有在調校出更積極的變速邏輯,至少我們感受不到,而且就算M模式下拉轉,在到達紅線前也一定會自動升檔,拉轉時聲浪卻乏性能味,這張羊皮下難道不是一匹狼?


4
▲國內並未引進可調模式之懸吊系統,不過運動化設定已有不錯水準。

在大鵬灣的賽道上,底盤表現出超乎想像的安定,這也跟我們原本預期的也有點不一樣;照理說,這對於一般的掀背車來講是加分,但對於GTI這樣的車卻不一定是好事,因為缺乏挑戰性的緣故,原本想要追求的樂趣就會因此少了許多。即使國內引進沒有配備可調式懸吊,不過運動化懸吊系統足以應付,配合車身降低15mm以及電子防滑差速器,彎道極限並不低,重煞減速進彎,車身連晃一下都沒有,就算過彎速度太快,車子也沒有偏離路線太多,可以想像車上一籮筐電子輔助系統應該忙得很,但究竟何時介入,駕駛本身卻是很難察覺。


4
▲操控設定並非訴求硬派熱血,而以順暢的動力特性著稱。

結束短暫的動態試駕後回到休息區,回想剛剛在賽道上隨便開都沒事,好像是車子厲害而不是自己技術很好。GTI的駕駛控制輔助系統似乎可以帶著車子穩穩地通過每一個彎,先進的程度的確令人佩服,問題就在於太搶戲了!

力求穩定流暢的操駕特性,可能難以滿足追求樂趣的熱血買家。
▲力求穩定流暢的操駕特性,可能難以滿足追求樂趣的熱血買家。
我們大膽認為,這種設定比較適合GT或高階性能車,在Polo GTI 這樣的小車,如果不多給一點征服的樂趣,就註定不會被傳統鋼砲車迷所接受!或許原廠真的很在乎日常使用與性能上的雙贏,不過當大家發現競爭品牌的同級車已經重拾傳統掀背樂趣時,缺乏個性就會成為Polo GTI的致命缺點。

讓人感到幸運與不幸的是,在這個級距,在台灣其實也沒有太多其他選擇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