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L特輯】中國汽車設計

「自主設計」重要性更勝於「自主品牌」

記者:文/Hunter Hsu、整理/Ero 2007-08-17

2007年上海國際車展吸引了全球汽車廠商與媒體的目光。這項可與其他國際A級車展相媲美的盛會上使用的主要語言是中文,但汽車設計語言卻是多民族的:義大利風格的裝飾、發源於日系車的高車頂、令德國人引以為傲的可靠性以及美國車所特有的自信都在這裡一一現身。不過這些充滿著異國風情的車型卻獨缺少來自中國的設計元素,你嗅不到來自中國汽車設計師的丁點氣息,如果這個趨勢不改變、這將是20年後中國汽車產業的最大痛處!

中國汽車設計風格難尋

5

據統計、第12屆上海車展約有三十多款概念車閃亮登場,讓人目不暇給。不少國際品牌更選擇在上海發表最新設計成果,可說是給足了中國主辦單位及消費者面子,其中還包括被喻為在中國本土研發的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概念車Buick Riviera以及象徵未來BMW品牌設計走向的CONCEPT CS。國際汽車巨頭們如此注重上海車展的原因不難理解:中國已成為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汽車市場,年銷量已超過日本站上全球第2名、僅次於美國市場。但跨國車廠和中國本土車廠都意識到在中國建廠容易,培養汽車人才卻不是那麼簡單,想要培育一批能影響世界汽車設計風尚的本土設計師與工程師更是難上加難。

曾替Alfa Romeo、BMW和Lexus設計過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車型的義大利汽車設計師Giorgetto Giugiaro曾說:「中國的汽車設計過於模仿西方,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所以無法像歐系或日系車那樣形成自己的流派。中國汽車企業在製造硬體的投入上不比世界上任何汽車企業差,差的就是設計」,諷刺的是、包括Giorgetto Giugiaro在內的義大利汽車設計師正是因此獲利最多的一群人!2000年、Pininfarina替哈飛車廠設計的多用途車型中意(Zhongyi)首度問世,3年後哈飛(Hafei)與Pininfarina合作的首款小型車哈飛路寶(Lobo)正式上市,「哈飛—Pininfarina」模式的成功更帶動了中國車廠與世界接軌的連鎖反應:瀋陽金杯、重慶長安(Changfeng)、昌河等車廠也都紛紛效仿,開始與義大利其他設計室合作並推出各種概念車型展現成果。Pininfarina集團執行長Andrea Pininfarina透露他們超過30%的委外設計營收來自於中國市場。

2
▲2
.596

奇瑞、長城、陸風等中國汽車製造商靠著義大利汽車設計師的輔助後不斷炒作概念車潮流,但過分依賴國外設計室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設計風格雷同。中國生產的一些車型與早已存在的歐美或日本車型非常相似,如在中國銷路很好的奇瑞QQ就跟Chevrolet Spark如出一轍。在北京車展上首次亮相的長城Coolbear概念車雖然出自中國設計師之手,但這款高頂車型簡直就是Scion xB的翻版。有的海外設計工作室當前「把設計當作商品」兜售給中國車廠,儘管他們貼上了「量身訂做」的標籤,但如果仔細研究後仍可發現雷同的痕跡,有的甚至絲毫不變。長久以來關於「原創」與「仿製」的爭論從沒有停止過,尤其是當下以中國自主品牌名義的汽車設計就格外引人關注。
2
▲2
.594


自主品牌與自主設計是唯一的出路

儘管中國自主汽車設計相對於國際水準來看仍處於「學步期」,但更多人相信它的壯大只是時間問題,畢竟大量的資源和人才都在源源不斷地注入這個產業,雖然障礙重重,各大車廠仍努力研究中國消費者難以捉摸的心理。上海車展內最受國際關注的車型不是Mercedes或Cadillac,而是來自上海的在地品牌: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簡稱上汽)。

2
▲2
.595

兩年前上汽向破產的英國MG Rover集團取得了Rover 75車型的技術專利準備進行量產,但由於Ford買下使用Rover品牌權利以便保留對Land Rover的控制權,上汽只得將改良改良過的Rover 75車型重新命名為Roewe(榮威)。
2
▲2
.598

隨著合資汽車品牌產能利用率降低,發展自己汽車品牌、擁有關鍵知識產權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再升級的重點。
2
▲2
.594

Rover 75是BMW收購Rover集團後第一款推出的車型,許多設計也沿用了前一代BMW 5系列的設計元素,因此上汽決定將榮威在中國市場的目標為高級車消費者。為了讓人一眼就看出該車的歐洲血統,上汽在榮威車身上貼上了超大的帝王獅標誌。非但車型本身強調英國血統,就連行銷方式也十分具有「英國風」:榮威車款被放在一個精美的木架上展示,正如底特律車展上的Jaguar車款受到的待遇相同。


日本、韓國車廠的教訓值得借鏡

長久以來、需要豐富汽車文化涵養的「汽車設計」一直是亞洲車廠的痛處,中國車廠目前的面對的困境其實日本與韓國車廠都曾遭遇過,前述兩個國家的教訓更值得中國汽車製造商仔細研究。從1989年就待在日本、在亞洲車壇名聲響亮的設計師Olivier Boulay的感想就很值得參考:「在日本的工作經驗讓我有機會深刻觀察這個國家的汽車產業。和歐洲相比,50年左右的日本汽車工業算是很年輕。最早他們先模仿美國車廠,那時所有的日本車都像是美國車的縮小版!等到日本車廠開始追求產品品質,他們又以歐洲車廠為導師、日本車款從此多了些歐洲色彩。Toyota的成功讓日本車廠開始明白他們不必模仿任何人」。Boulay相信日本車廠在經歷了過去10年的蛻變後,已經培養了足夠的國際觀。

2
▲2
.595

Toyota在60與70年代的石油危機靠著小巧省油的Corolla成功打入美國市場並逐步從「只會生產廉價、低劣品質小車」的車廠蛻變為以品質可靠著稱的領導品牌。傳奇工程師大野耐一(Taiichi Ohno)建立了「Toyota生產方式」的雛形,這種以近乎偏執的態度追求產品品質的方式讓Toyota的產品贏得了「萬無一失」的美譽。在美國加州Calty及歐洲成立設計中心後,Toyota終於體認到未來必須建立自己的設計風格。「如果你仔細觀察,必定不難發現幾乎每一家歐洲車廠都從其豐富的車廠歷史與當地文化發展出獨一無二的鮮明形象」領導過Toyota集團海外設計中心的Wahei Hirai繼續說:「相較於歐洲競爭對手們,Toyota的歷史的確不長。但我們已經開始尋找自己的風格並加以定位,德國車廠的產品看起來就像是一輛德國車、法國車廠的產品看起來就像是一輛法國車。那為什麼Toyota不應該有『日本特色』?」。Toyota車廠的發源地:日本的文化特色是該廠未來產品設計DNA的重要元素。未來的Toyota車款一方面要表現日本傳統藝術的設計概念,一方面要利用頂尖科技吸引新生代消費者,這也就是Wahei Hirai口中的「日式風格」(J-factor),這將幫助Toyota建立多樣性的設計走向。
2
▲2
.595


相較於Toyota反思「日式風格」,韓國Daewoo車廠走的是另一條路。在看到日本車廠如Toyota、Honda採用「在地化設計」取得空前成功後,以底特律為中心的北美三大車廠終於開始反思「世界車」(以相同設計在全球銷售)的設計策略能否繼續適用於21世紀?於是GM集團推出「全球在地化」策略:GM成立北美洲、南美洲歐洲與亞洲的地區設計中心來負責該區域內的產品設計。

2
▲2
.595

地區設計中心正全程參與未來重點戰略車型Gamma、Delta、Epsilon、Theta、Zeta(廠內研發代號)的設計工作。韓國Daewoo車廠則擔負GM廠內代號「Theta」的中型SUV車型的主要研發計畫,「Daewoo未來將在GM集團的全球化戰略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GM北美總部工程副總裁Jim Queen說。「Theta」中型SUV車型的研發成果已先應用在Saturn Vue及Chevrolet Equinox兩款車上。上海車展也發表了由上海通用設計的Buick Riviera概念車,這款概念車來自於中國設計團隊的元素引起了海外媒體的關注,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汽車產業的影響力逐漸加大,預料隸屬於上汽集團的泛亞汽車設計中心可望分攤Daewoo車廠的部分設計責任,替GM集團的亞洲市場產品甚至全球產品添加些許「中國元素」!


中國元素的微妙之處

文到最後,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中國元素」?中國元素決不是把車頭燈做成燈籠形狀、也不是在全球車展安排京劇演員和新車同台,那只會讓人想起張藝謀的電影。唯有跳開汽車本身,從經典造型、概念和藝術極品中汲取靈感、深入觀察,才能體會得到中國元素和中國影響的微妙之處。東風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中村克己認為每個國家都有其獨有的設計語言或品味,像中國這樣歷史悠久的國家更不應缺少。

2
▲2
.594

中國汽車市場雖然容量巨大,但由於快速發展,中國自己的汽車文化仍然十分青澀:目前中國汽車消費者60%以上都是第一次買車,車輛的炫耀性質仍大於自我風格與品味的延伸。對大多數中國消費者來說,豪華車的意思就是木制儀錶板、真皮座椅和天窗,如果沒有這些,就無法彰顯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儘管中國汽車設計工業仍然步履蹣跚,但大多數人都相信總有一天(而且這一天恐怕很快就會到來),這些本土汽車或它們的後續車型將在美國汽車經銷商內出現,如果能記取日本及韓國車廠過去的教訓,中國車廠在汽車設計的道路將平坦許多!